近年来,非法集资场景,在农村并不罕见,“口口相传”“熟人拉熟人”成为农村地区非法集资的传播方式。农村金融供给不足、缺乏有效监管引导、风险意识较弱等原因,让非法集资份子瞄上了这块“好啃的骨头”。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,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,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。
高收益忽悠到农村 熟人巧识破,“我们公司的项目,月息3分,还月月分红,特别合适。”
在某村口,一家非法集资公司的员工给村民发完鸡蛋、洗菜筐等礼品后,开始了“洗脑”宣讲,说得十分热闹。
这时,一位村民拨通了城里打工熟人的电话。这位熟人恰好在“打击非法集资”宣传活动旁边,他大声说道:“别听他说的热闹,收益高,风险可就大了。”
面对这样的质疑,这位非法集资员工尴尬地转圜道:“我们是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公司,安全得很。”
然而,电话那头的人也不示弱:“向公众集资,除了工商执照,还要有做金融业务的资格。”
“您去旁边的村儿打听打听,前面买的人都赚翻了。”非法集资公司的业务员拿出了“杀手锏”,做投资,大家都想用钱生钱。
“拆东墙补西墙,总有倒的那一天。贪小便宜吃大亏,小心竹篮打水一场空。”随着这句劝说,村民们纷纷退回了礼品。
启示一: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
一是承诺高额回报。不法分子编造“天上掉馅饼”“一夜成富翁”的神话,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。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,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,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,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,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。
二是编造虚假项目。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,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、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,编造各种虚假项目,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、考察等,骗取社会公众信任。
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。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,聘请明星代言、名人站台,在各大广播电视、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、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、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、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,制造虚假声势。
四是利用亲情诱骗。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,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,不惜利用亲情、地缘关系,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,拉拢亲朋、同学或邻居加入,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,集资规模不断扩大。
启示二:防范非法集资的“四看三思等一夜”法
四看。一看融资合法性,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,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。二看宣传内容,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“有担保、无风险、高收益、稳赚不赔”等内容。三看经营模式,有没有实体项目,项目真实性、资金的投向去向、获取利润的方式等。四看参与集资主体,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。
三思。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。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。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。
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,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,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,拖延一晚再决定。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、熟人介绍、专家推荐,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。